图源:@百度
30年历史的大连工厂将解散
据时代周报报道,9月11日,东芝30年历史的大连工厂目前正面临清算,工厂将解散。9月末将会停止生产,当前部分600多名员工已不再上班,员工赔偿正在进行。
东芝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:“由于东芝集团已经出售了电视业务和医疗设备业务,业务结构发生变化,因此很难继续经营该工厂。
我们决定解散和清算东芝大连有限公司,因为目前电机和广播发射机的生产将停止,并且没有开始新生产的计划。”
曾经风光无限的东芝
东芝创立于1875年,是综合电子电器企业。1995年,东芝笔记本电脑业务进军中国市场,随后很快成为笔记本电脑市场“销量王”。
东芝电视在7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,90年代在中国建立彩电生产基地。
曾创造一时辉煌,成就一代人的青春记忆。但近几年随着中国家电品牌的崛起,2000年后东芝的竞争优势日渐衰弱。
2010年起,东芝在中国销售的彩电已基本委托TCL代工。
2013年底,东芝在大连的彩电厂停产。
2016年,美的以自有资金约537亿日元收购东芝白电业务主体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80.1%的股权,获得东芝品牌40年全球授权、超5000项家电相关专利、多个制造基地和市场渠道。
2018年,海信收购东芝所持东芝映像解决方案公司(TVS)股权,TVS成为海信控股子公司,海信获得东芝电视40年全球品牌授权。
2019年,东芝公司宣布在半导体部门进一步裁减约350名员工,并征集提前退休人员。
2020年,东芝宣布退出长期亏损的系统LSI芯片业务。
如今东芝败退中国,在全球市场也被拆分得七零八落,穷到1306亿卖身,让人唏嘘不已。
东芝大连工厂撤出中国的原因
很重要的原因就是:
国产品牌崛起,吃掉外企的市场份额
不管是电视还是笔记本,东芝都在国内遭遇了一众中国品牌的围堵。
在电视行业,有TCL、创维、海信、康佳、海尔等知名品牌,还有后来居上的小米。
在电脑行业,前有联想、神舟等老品牌,后有小米、华为等新势力,还有来自中国台湾省的华硕和宏碁等品牌。
国产品牌能够击败众多外来厂商,靠的就是两个大招。
一是技术推陈出新。比如电视机,以前我国是向国际大厂学习的,因为先进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,不过我国的厂商们很善于学习,技术学到手,就不断地研发新技术,最终在屏幕和面板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,水平不输于国外品牌。
二是低价格。在电视领域,现在的价格已经很低了,一千多都能买到不错的电视。
在电脑领域,一众国产品牌也是不断地下调价格,两三千块钱都能买到新款笔记本电脑,而一些外国品牌还保持着高价格和落后于时代的技术。
所以国产品牌的崛起,给这些外企带来了一定的打击。
大量日企撤出中国的背后原因
大量外来企业进入中国,风光了十几年后又大量退出中国,这种现象从某方面意味着我国制造业体系的完善。国产品牌在多个领域快速崛起,并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。
不过,大量日企撤离中国的原因,背后也有一些其他因素。
据日本媒体报道,2020年日本经产省计划拨款22亿美元,给那些撤离中国的日企予以补贴,2020年6月份,就有首批87家日企撤离中国。7月份申请补贴的在华日企就达到了1670家。
不过,这也是我国国产品牌的一次巨大机遇。不管是爱立信还是东芝,这些巨头从中国市场败退后,都给国产品牌留出了更大的发展空间,从而逐步发展成可以和外企争夺全球市场的大型企业。
— END —
文章素材及图片来源网络
相关版权归原创所有
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