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移动本次招标的最高限价为98.6亿元,光缆产品单价较去年大幅提升近50%。
从各家的报价来看,基本在90亿元上下,折扣都不大。
粗略估算,此次光缆集采最终成交均价超过60元/芯公里,相比去年的40元/芯公里,涨幅超50%,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。
光缆行业迎来难得的量价齐升局面。
比起中标的结果,大家显然更关注此次普通光缆的集采价格。
自2018年下半年起,光纤光缆行业进入调整期。电信运营商需求的萎缩叠加前期扩产产能的释放,对行业供需关系产生不利影响,进而导致国内外光纤光缆平均单价阶梯式下行。
图源:@百度
同时,由于制造成本弹性相对较低,单价的快速下滑对行业利润水平形成较大挤压。光通信企业陷入“低谷”。
此前,曾有专家曾指出,随着运营商网络的持续建设,光纤光缆价格有望逐步回升,回暖的时机或将出现在今年下半年。
不过此次光缆最终成交均价超过60元/芯公里,有了大幅的上涨,这无疑让光通信厂商终于松了一口气,为光通信厂商注入了一剂“强心针”。
近几年,光纤光缆企业苦不堪言!
一边是原材料价格的跃升,一边是光纤光缆价格的触底,光纤光缆企业两头承压。
运营商光缆招标往往是针对下一年的需求,因此,光缆制造商去年中标的订单在今年仍执行较低的价格,由此可见,光纤光缆行业复苏远未完成。
据悉,在中国移动本次招标中,引入了普通光缆价格联动方案,当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超过限定的范围值时,将触发产品价格联动机制,中标厂商可上调产品价格。
这在一定程度上,能够让中标企业规避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,也有利于完成产品的履约交付。
为应对当下困局,光纤光缆企业越来越看重海外市场和海洋通信市场。例如,长飞光纤就提到,在海外市场,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断提升、光纤网络建设需求加速释放;亨通光电前三季度净利润预增40%-60%,公司提到的原因之一就是,紧抓海洋产业发展机遇,在海洋通信电力核心产品、海洋工程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地位显著提升。
针对行业前景,有专业人士判断说,国内上一轮光棒新增产能释放接近尾声,并且价格持续下降承压,将加速出清中小产能;而5G、云计算、 物联网、AI拉动的新一轮流量高增长周期将带动光纤需求新一轮景气,未来供求关系将逐步改善,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。
— END —
文章素材及图片来源网络
相关版权归原创所有
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