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且,报道还指出,华为方面还与台积电的供应伙伴洽谈相关设备采购的问题。
中芯国际和华为合作,是很多人比较愿意看到的事情。要知道,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地区实力最强的芯片代工企业,而华为则是全球实力名列前茅的芯片设计企业,双方合作无疑是强强联合。
与其各自突围,倒不如集结力量共同努力,打破美方的垄断局面,毫不客气地说,中芯国际和华为的合作,让很多人非常看好。
但事实真的能如此吗?针对这一报道,双方公司近日都给出了回应。
针对和华为共同建厂的传言,中芯国际1月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“上证e互动”上回应称,半导体行业受多方关注度较高,各类渠道的信息较多。该公司需发布的公告以及新闻会以官方渠道为准,对于投资人求证的各种其他媒体传闻,该公司原则上不在e互动上做回应。
另外,任正非近日也向其它媒体表示说:“华为真心希望中芯国际发展得更好,不要因为华为受到牵连,影响了它为众多别的中国公司做贡献。”
总而言之,华为和中芯国际合作建芯片厂,双方并未发布公告确认,所以,台媒报道的消息,真实性并不高,毫无疑问,又是一场空欢喜。
其实,在很多人看来,中芯国际和华为合作无疑是打破美国垄断最佳的方案。但实际上,即便是双方合作之后,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。
从两家企业性质来说,中芯国际是一家晶圆代工企业,而华为则是一家芯片设计企业。双方合作,无疑成功转型为集芯片设计、制造、封测为一体的IDM模式,但这并不能起到打破垄断的作用。
我们要清楚,打破垄断并不是“1+1=2”那么简单,因为我国半导体产业链的短板实在太多,首先中芯国际的短板,其之所以无法生产高精度的芯片,主要是缺少EUV光刻机产品,但是华为并没有涉及EUV光刻机领域。
纵观全球EUV光刻机市场,几乎被荷兰阿斯麦所垄断,换言之,中芯国际最佳的合作对象,还是阿斯麦。
再来看华为,不可否认,华为的芯片设计水平已经达到了行业顶级水准,显然,凭借中芯国际的代工水平,很难为华为制造出先进的芯片。
那么,华为的最佳合作伙伴也就显而易见,台积电和三星无疑是最佳选择,因为他们可以帮助华为生产先进芯片。
所以,就目前来看,华为和中芯国际合作,对于双方而言,还不能起到共同促进发展的作用。
另外,大家都知道华为和中芯国际均被美国列入“实体名单”当中,并且制裁也在不断升级,如果它们真的达成了合作,那美国的制裁肯定会更加严格,届时,华为和中芯国际在芯片领域的发展将举步维艰。
所以,于情于理,双方都不可能采取建厂的方式,来威胁到公司的整体运营安全。
— END —
文章素材及图片来源网络
相关版权归原创所有
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